- 产品描述
通用名称:疟原虫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英文名称:Plasmodium falciparum and/or Plasmodium vivax antigen test kit(GICA)
【包装规格】
20人份/盒
【预期用途】
本试剂盒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技术,用于定性检测人静脉全血中恶性疟原虫抗原和间日疟原虫的抗原,适用于疟疾疑似患者的辅助诊断或疟区病例筛查。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虫媒传染病,经由按蚊叮咬传播,在人体内先后经过肝内无性繁殖和红细胞内有性繁殖,成批破坏红细胞而致病,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一些发展中国家,同样也是对我国人民健康危害zui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恶性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是目前常用于恶性疟免疫层析诊断的主要靶抗原,而乳酸脱氢酶(pLDH)是于间日疟的主要靶抗原,另外,pLDH 和HRP-II 具有种和属特性,因而其是检测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理想靶抗原。由于pLDH 和HRP-II仅由活虫体产生,血液中pLDH 和HRP-II的水平与虫体血症呈平行相关,由此可用于监测药物的疗效及复燃情况。本产品主要用于间日疟和恶性疟感染的临床辅助诊断,适合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疟疾免疫学辅助诊断。
【检验原理】
本试剂盒是基于抗原和抗体结合的原理,采用双抗体夹心法,用于定性检测全血红细胞中或释放于红细胞中外的疟原虫含有的特异性可溶性蛋白P.f.恶性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HRP-II)和P.v.间日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LDH)。
检测时,滴加5ul全血样本于试剂卡加样孔处,随后垂直缓慢滴加4滴裂解液,裂解后的样本在毛细管效应下向上层细。如果血样中存在P.v.间日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LDH)抗原时,将与预标记的抗间日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LDH)抗体反应形成复合物,在层析作用下,被预先固定在膜上的抗间日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LDH)抗体捕获,在检测区内形成一条紫红色P.v.(T1)条带,此时为间日疟阳性结果;如果血样中存在P.f.恶性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HRP-II)抗原时,将与预标记的抗恶性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HRP-II)抗体反应形成复合物,在层析作用下,被预先固定在膜上的抗恶性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HRP-II)抗体捕获,在检测区内形成一条紫红色P.f.(T2)条带,此时为恶性疟阳性结果;如果血样中存在P.f.恶性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HRP-II)抗原和P.v.间日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LDH)时,将分别与预标记的抗恶性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HRP-II)和抗体间日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LDH)反应形成复合物,在层析作用下,分别与被预先固定在膜上的抗恶性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HRP-II)抗体和间日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LDH抗体)捕获,在检测区内形成一条紫红色P.f.(T2)条带和一条紫红色P.v.(T1)条带,此时为恶性疟和间日疟混合型阳性结果;如果样本中不存在P.v.间日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LDH)抗原或者P.f.恶性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HRP-II)抗原时,质控区(C)会形成一条紫红色C条带,在检测区内没有形成P.v.(T1)或者P.f.(T2) 紫红色条带,此时为阴性结果;由于金标抗体过量存在,无论待测物是否存在于样本中,质控区(C)内都会形成一条紫红色条带,质控区(C)内所显示的紫红色条带是判定是否有足够样本量及层析过程是否正常的标准,同时也作为试剂盒的内控标准。
【主要组成成份】
1. 试剂卡 : 1人份/铝箔袋 20人份/盒
包含:二对抗恶性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HRP-II)特异性单抗、二对抗间日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LDH)单抗、羊抗鼠IgG多克隆抗体、 硝酸纤维素膜、 玻璃纤维膜、吸水纸及其支持物组成。
2. 裂解液: 5ml/瓶 X 1瓶
包含: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盐酸、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on X-100)、牛血清白蛋白、叠氮钠和超纯水。
3.使用说明书 1份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1. 包装盒应储存在4~30℃,阴凉避光干燥处,产品有效期为18个月,铝箔袋开封后,试剂卡应在1小时内尽快使用。
2. 运输过程中,本产品在高温高湿(45℃、湿度80-90%)的环境中放置10天或者于低温低湿(-20℃、湿度30-40%)环境中放置10天均不会对本试剂盒的检测性能造成影响,但运输过程中同时也需避免阳光直晒及重压。
【适用仪器】
无需使用其他仪器。
【样本要求】
1. 采静脉全血少量(5ul即可),样本收集后应尽快使用。全血样本在2~8℃可以保存3天,如果需要长期保存,请在-2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样本需要在含干冰的保温瓶或其它装置条件下运输。
2. 全血样本对临床常用抗凝剂(EDTA、肝素和枸橼酸钠)无要求。
【检验方法】
测试前请阅读使用说明书,测试应在室温下进行。
1、沿铝箔袋切口部撕开中取出,将检测盒平放在工作台上,编号代用;
2、使用微量移液器,在加样孔前端垂直缓慢加入5μl待检全血;
3、然后再在加样孔后端垂直缓慢加入4滴裂解液,等待观察窗中紫红色条带的出现;
4、检测结果应在15-30分钟内读取,30分钟判断的结果无效。
【检验结果的解释】
阳性(+):观察窗内有二条紫红色条带出现,分别位于在检测区(T1)及质控区(C)内,提示为间日疟原虫(P.v.)感染;
阳性(+):观察窗内有二条紫红色条带出现,分别位于在检测区(T2)及质控区(C)内,提示为恶性疟原虫(P.f.)感染;
阳性(+):观察窗内有三条紫红色条带出现,分别位于在检测区(T1,T2)及质控区(C)内,提示为恶性疟原虫(P.f.)和间日疟原虫(P.v.)混合感染;
阴性(-):仅在质控区(C)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提示没有疟原虫感染;
无效:在质控区(C)处未出现紫红色条带,表明不正确的操作过程或者试剂盒已变质失效,在这种情况时,应重新检测。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应立即与厂家或者当地供应商。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1. 本试剂盒仅供检测人全血样本;
2. 全血样本若存在操作或技术上的原因,会造成结果出错,若结果可疑,请重新测试;
3. 本检测盒与所有的其它体外诊断试剂一样,检测的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进行诊断。
【参考值(参考范围)】
试剂zui低检出量为200个疟原虫/μl血。
【产品性能指标】
1. 使用不同抗凝剂(EDTA、肝素和枸橼酸钠)时,其对试剂的检测结果无影响。
2. 经实验室研究表明:本试剂不与本品对肺吸虫、HIV、结核、乙肝、类风湿因子、黑热病和锥虫病抗体发生交叉反应,产品特异性良好。并且当待检样本中胆固醇含量低于230g/L时,其对试剂的检测结果无影响,当待检样本中胆红素含量低于760mg/L时,其对试剂的检测结果无影响,当待检样本中甘油三酯含量低于280g/L时,其对试剂的检测结果无影响。
3. 临床试验结果:本次临床实验共收集1222例血样,本试剂的阳性符合率为96.1%,对于阴性符合率为96.1%,总符合率为96.1%,Kappa值为0.916(P<0.05),并且不受AIDS、结核、乙肝、梅毒、寄生虫和三日疟的干扰。
4. 经实验室研究发现,本试剂在疟疾病人的抗疟治疗中,能够真实反映临床治疗效果,检测结果良好,并且不受检测时限的限制和场地的影响。
【注意事项】
1. 本试剂盒仅用于人全血样本检测,已收集到的静脉全血样本应在1小时内尽快检测,效果*;已开封的试剂应在1小时内尽快使用;
2. 检测结果应在15-30分钟内读取,30分钟判断的结果无效;
3. 低温保存的试剂盒,使用前需将检测试剂卡、裂解液和全血样本恢复至室温(20-30℃);
4. 当疟原虫密度很高时检测条带很明显,质控线条带可能变得很弱,此结果仍视为有效结果;
5. 检测区内的紫红色条带可显现出颜色深浅的现象,但是,在规定的观察时间内,不论该色带颜色深浅,即使只有非常弱的色带也应判为阳性结果;
6. 由于操作上可能出现的失误,同时也由于样本中存在干扰物质,试剂结果有可能错误,对可疑结果应作相应的进一步检测;
7. 不要在注明的失效日期后使用;
8. 铝箔袋包装袋内有干燥剂,不得内服;
9. 与所有诊断试剂一样,zui终的确诊应由医生综合各检测指标及临床症状后作出;
10. 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早期疟原虫感染的可能性;
11. 在测试过程中,应遵循处理传染性物质的通用规范,操作人员必须配戴好个人防护用品,用过的检测盒和加液器抢头请妥善处理,不要随意丢弃,按照生物安全管理要求,进行高压消毒后,放入“生物废弃物”黄色袋内集中收集,交给专业的生物废弃物公司统一处理。
【参考文献】
1. 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2002增补本
2. 疟疾防治手册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ress Release (2001) May 23, “WHO and Novartis join forces to combat drug resistant malari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 Sheet (1998) , Malaria, No.94
4. Chayani N, Das B, Sur M et al, Comparison of parasite lactate dehydrogenase based immunochromatographic antigen detection assay(optimal) with microscopy for detection of malaria parasites[J]. Indian J Med Microbiol, 2004, 22(2): 104-106
5. Murray CK, Bell D, Gasser RA, et al. Rapid diagnostic testing for Malaria. Trop Med Int Health. 2003,(10):876-883